热门关键词:
联系我们

【 微信扫码咨询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摆线减速机

“人知道的‘智飞’号都知道”——我国首艘自主航行300TEU集装箱船研发纪实

时间:2024-08-24 来源:摆线减速机

  我国首艘自主航行300TEU集装箱船“智飞”号。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同行的十多位船舶行业专家、院士,也都紧盯着它——我国首艘自主航行300TEU(标准箱)集装箱船的一举一动。

  这是不久前发生在山东青岛鳌山湾畔的一幕。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实现常规商业运行的智能船舶,“智飞”号在这里完成了阶段性成果演示。

  “此前,它已连续运行近两年,往返于青岛港至董家口港区,累计航次近600次。”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1月18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一成绩在智能航运领域无出其右,标志着我国在船舶自主航行研发与应用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总长110米、型宽15米、8000吨排水量,虽然是集装箱船里的“小弟”,但与汽车相比,“智飞”号依然是庞然大物。

  要想让“智飞”号智能驾驶系统成为一位经验比较丰富的“船长”,就需要将视觉感知、障碍识别、安全操控等技术融合至系统内,并不间断地积累各类障碍、各级海况、各种场景等数据,来训练、验证、迭代系统。

  “研发船用智能驾驶系统是‘无人区’,国内国外均无经验可循。”负责研制该船的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航科技”)感知研发部部长高杰介绍,在大家千方百计完成系统研发时,数据却出了问题。

  “智飞”号最初选择的是一家知名的国外雷达品牌。但意想不到的是,该雷达数据接口不对用户开放,数据无法输出。没有数据,智能驾驶系统应用无从谈起。

  研发团队又与多家国外品牌沟通,均无功而返,只能回过头来在国内找。他们先后找了七八家雷达企业,却没有一家满足要求。

  换用国产雷达之初的挫败感,高杰记忆犹新:“船长直接说数据不能用。海上明明什么也没有,雷达却检测出很多目标,浪大一点都被当作障碍物。”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研发团队与雷达企业技术人员吃住在一起,通过不断海试实测与设备参数调整,提升数据的有效性。

  为了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在雷达信号受到干扰或遮挡时,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实时“补位”报告目标位置数据;在雷达难以分辨疑似目标时,船载摄像头自动调整角度和视野补充信息。

  “团队还专门开发出波浪主动抑制系列算法,清洗掉因自身误差或电磁干扰产生的错误数据,弥补雷达测量精度的不足。”高杰和记者说,“总之,一切努力都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人知道的,‘智飞’号都知道。”

  随着设备的一直在优化更新,输送给智能驾驶系统的数据质量慢慢的升高,“智飞”号的“大脑”也慢慢的变聪明。

  长远来看,智能驾驶还要与航运保障、海事监管、码头装卸等环节联动,才能整体提升航运的效率和水平。

  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可靠通信。通信不可靠,就谈不上智能驾驶,更不用说船岸协同。

  研发团队发现,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无论是采用航路沿岸4G/5G通信还是卫星通信,任何单一方式都没办法避免信号丢失。

  智航科技副总经理杨宗伟打比方道:“就像你在移动的汽车里打电话,不知不觉间已有多个基站不间断为你服务。但是这在移动的船上很难做到,因为电信运营商在近岸的基站覆盖存在很多盲区,基站切换时会出现信号延迟、中断、丢失。”

  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相继被引入,和团队一起完善基站覆盖、调整天线朝向、优化网络信号,确保航路每一处都在某家运营商基站的“管辖范围”。

  运营商先后派人随船进行信号测试。无论严冬酷暑、、白天黑夜,都有人坚守在船上。冬天穿两层羽绒服,夏天光着胳膊,风浪大时紧贴舷窗……

  有的测试工程师担心被晃吐,干脆不吃早饭,一天测试下来,因为低血糖昏倒在船上。

  历时近四年,技术人员不断尝试整合各种通信方式,寻找通信链路数据量、资费的最优配比。

  大家一步步试出最终的融合通信方案:在船端配备多套4G/5G终端设备、卫星通信设施,配备不同运营商流量卡4张,卫星系统采用亚太卫星和鑫诺卫星的组合,配以不同流量的套餐。

  实际航行中,“智飞”号依据情况自主切换不同通信链路。“就像汽车导航规划路线时,遇到拥堵会推荐新路线,但需要人点一下。‘智飞’号才会自主选择最佳链路。”杨宗伟介绍。

  以前,每当“智飞”号进入“信号黑洞”,船上警报不断。融合通信方案落地后,警报声再未响起。如同飞机起飞和落地,“靠离泊”是安全航行的最重要环节。依靠稳定、高效的信号保障,现在船舶十分钟左右就可自动“停车入库”或启动出港。

  绿色低碳转型,是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就好比电动车替代燃油车一样。“智飞”号大胆地迈出了这一步。

  “使用纯电推进具有多重优势,尤其是在船舶智能化方面。”智航科技副总经理朱慎超介绍,纯电可进一步缩短设备响应时间,提高船舶控制精度,对智能驾驶意义重大。

  船用电池充电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码头电源充电,即船舶停靠在码头进行客货装载时完成充电,这需要改造码头;另一种是利用船上发电机充电,既灵活方便,又可以边航行边回收多余电能。

  从便利方面出发,研发团队首选了后一种方案,联合电池企业重点攻关满足该方案需求的电池技术。

  内阻大、散热难是动力电池普遍面临的技术难点,团队首先从结构设计入手加以解决。朱慎超和记者说:“常见的电池多是方形叠片结构,我们通过采用圆柱形卷绕结构有效破解了这些难点。”

  反复试验、不断调配、优化再优化,最终团队找到了“独家秘方”——通过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原材料的合适配比,将电池单体容量提升至80安时和90安时,远超传统的50安时。

  “仅此一项,预计一天可为‘智飞’号节约经营成本一万元。”朱慎超说,团队还首创出18道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的基本工艺。通过简化工艺流程,电池的生产效率提高至一般圆柱形电池的3—4倍,质量控制水平也大幅度的提高,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通过德国莱茵TüV认证的圆柱形电池。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张宝晨向记者表示,“智能化、绿色化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当今国际海事技术的竞争焦点。‘智飞’号的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实践,将助推中国智能船舶乘风破浪、向海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