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现在最常见的相机防抖可大致分为光学防抖和机身防抖,最近这几年的影像圈似乎处于一个微妙的变化期,光学防抖的发展进入了相对滞缓的阶段,5档防抖效果似乎成了光学防抖的上限;而机身防抖则发展的风生水起,从前些年的无人关注到如今五轴防抖大红大紫。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到底什么是机身防抖,机身防抖和光学防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们如今所说的三轴防抖、五轴防抖、六轴防抖中的几轴又是什么意思。
目前来看,不论相机、手机还是摄像机,图像采集系统一共有三类防抖技术:镜头光学防抖、机身传感器防抖和电子防抖。普遍来讲,公认的可应用的防抖技术中,光学防抖最早是尼康于1994年提出(VR技术),但是尼康提出后很长一段时间没进行商业应用,光学防抖最早的应用是由佳能实现的。而机身防抖最早是在胶片时代由柯尼卡美能达提出,与光学防抖几乎在同一时间段。
防抖技术在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不大不小的宣传噱头,但是在技术应用的一开始却被打入了“冷宫”
既然光学防抖是应用最早的技术,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光学防抖技术。目前来看,光学防抖经历了大概20多年的商业应用,目前基本上已经定型。笔者以尼康的VR技术和佳能的IS技术,来说一下光学防抖的基础原理和发展。简单来说,不管是光学防抖还是我们后面要说的机身防抖,都是通过防抖组件(镜组或传感器)的位移或倾斜,来补偿像场发生的偏移或倾斜,由此减少因为相机抖动或倾斜带来的模糊。
这里我们大家可以看到,这两组图很直观的介绍了镜片移动与光路改变的关系。就光学防抖而言,目前虽然尼康和佳能都经历了两代防抖(VR和VRII、一代和二代IS),但是在技术层面上,最初的光学防抖只能进行上下和左右的位移,也就是只能消除抖动,不能消除相机摇摆带来的防抖。但是最新的光学防抖,基本都具备了防抖镜片的倾斜功能,能在消除抖动同时消除摇摆。
光学防抖的核心原理基本就是这些,非常的简单明了。那么我们会发现,光学防抖其实在多年的发展中,改进的是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及机身防抖组件的精准度,在原理上,并没有实质变化。下面我们就看一下为什么光学防抖从一开始首先迈入了“冷宫”,又怎样成为了如今几乎标配的镜头技术。
其实防抖的发展并不顺利,因为光学防抖的本质在于镜片的运动,既然镜片运动,就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一个是镜片运动的准确度与灵敏度、一个是防抖镜组对于整体光路的影响情况。
防抖组件是非常复杂的,如何不影响成像,还要有灵敏的调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虽然尼康最早提出了可以应用于实际的VR防抖技术,但是由于当时VR技术对于画质有严重下降,所以第一个将防抖应用于量产镜头的公司反而是佳能。佳能在1995年在75-300mm这枚镜头上率先使用了防抖技术,当时的技术仅限于镜片的上下左右移动,并没有倾斜功能,所以实际防抖效果只有2档快门速度左右。现在看来,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技术进步,但是当时看来,三脚架依然是最核心的稳定设备,防抖推出虽然有很高的关注度,但是由于防抖技术的不成熟,带来了画质的巨大下降,反倒使得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内,防抖设置经常会被大家设定为“off”。
第一支防抖镜头是佳能95年的75-300mm镜头,虽然引起了很大轰动,但是对画质的下降使得当年的防抖并不那么“惹人喜欢”
到2000年左右,一代光学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在于对画质的影响越来越少,这时光学防抖的核心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时虽然光学防抖在定义上各家仍然都是1代(以佳能尼康为例子,佳能仍为IS防抖,尼康为红字版一代VR;以两家官方说法,二代防抖效果可以达到4档以上,而一代则不能),但是实际拍摄时对于画质的影响已经相对变得很弱,这时防抖这种实用性极高的技术,在各家长焦相机上开始大放异彩。
随着二代光学防抖技术的推出,光学防抖技术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一直持续至今。这期间例如佳能、尼康、索尼等防抖技术日渐成熟,而各个副厂例如腾龙适马的防抖技术也迎头赶上,可以说如今防抖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镜头的标配。
目前的防抖技术,都具有“平移”和“倾斜”两重功能,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四轴(图为佳能双重IS防抖示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光学防抖的初期,镜片的矫正方式主要是上下和左右校正,这种方式其实是更加适合常规焦段下的,对于长焦镜头产生的整体摇摆并没有太好效果。但是早期防抖却是大量应用于长焦镜头上的,这也是初期光学防抖不仅效果差,而且会对画质影响较大的主要原因。随着防抖组件灵敏度的提升,加上技术的改进,从06年开始,光学防抖进入了一个10年的稳定器,至今鲜有更加出色的技术出现,反倒是另一个技术从无人问津变成了如日中天,那么就是机身防抖。
光学防抖有着自己的天生优势,那就是对于长焦镜头的防抖效果非常出色,但是光学防抖的实现难度随着镜头结构的复杂化日益增大。而且光学防抖对于慢速快门下的因旋转而带来的模糊始终无能为力,对于视频模式下的防抖也表现得有心无力,这就促使了机身防抖的快速发展。
下面我们来聊一下机身防抖的话题,对于机身防抖来说,并不是一个新奇的产物。对于机身防抖来说,在胶片时代就已经提出,但是抖动胶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机身防抖的发展要比光学防抖晚很多。数码时代,宾得、奥林巴斯、索尼、松下、佳能等公司都有自己的机身防抖技术。通俗来讲,机身防抖的原理,就是通过传感器的位移和倾斜来代替镜头防抖组件的位移和倾斜,从而起到防抖作用。
最常见的机身防抖,一般包括“上下”“左右”两个方向,这也就是机身防抖的雏形。两轴机身防抖有些近似于我们光学防抖的雏形,对于镜头上下左右摇摆带来的抖动几乎是无能为力,因此防抖能力一般仅限于常规焦段镜头,对于长焦、微距或者是较慢快门下的拍摄都无能为力,标称的防抖效果一般在2.5-4档之间,实际效果一般在3档快门速度左右。例如宾得SR技术、早期奥林巴斯机身防抖都是这类技术。
早期官方技术图非常少,图为宾得早期SR光学防抖,能够正常的看到防抖效果仅可以分解为上下和左右
机身防抖在最初的若干年内一直是默默无闻,除了奥林巴斯和宾得,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推广。真正是机身防抖进入大家视野的是最近几年的五轴防抖技术。
在五轴或者六轴防抖系统中,多出来的变化是传感器具有和镜头一样具有两个方向的“倾斜”,但是与光学防抖不同,镜片是不能转动的,这将改变光轴的走向,但是传感器可以沿着Z轴转动,从而具备了旋转防抖的功能。另外,通常情况下,多轴防抖中,镜头的防抖组件也参与工作。但是与光学防抖中镜头的工作不同,五轴防抖下,镜头的防抖镜组负责“倾斜校正”,也就是上下和左右倾斜,而“上下”“左右”位移不参与工作,交给机身的传感器位移来解决。
通常情况下,虽然五轴防抖下机身具有所有的五个轴向,但光学防抖也会加入其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最新的机身防抖,传感器也具有倾斜作用,但是由于相机的传感器的倾斜幅度远小于镜头光学镜片的倾斜幅度,因此通常这一矫正交由镜片来做,但是机身防抖下传感器是具有这一功能的。
虽然五轴防抖以来镜头,但有的传感器本身也可以“倾斜”,公布的厂商包括奥林巴斯和索尼
因此,五轴防抖,其实就是“2+3”的防抖效果。但有得传感器没有倾斜校正效果,此时镜头没有防抖时,五轴防抖就变成了三轴防抖。至于松下的六轴防抖,是指在照片拍摄时,机身防抖增加了一轴,变成了“2+4”。不过松下并没有明说多出来的这一轴是哪一方向,但是根据松下的海外视频,松下在照片拍摄时机身除了传统的三轴,另外移轴应该是前后位移防抖。
刚才我们看到了宾得的一代SR机身防抖,从K-1开始宾得进入了SR II,也就是五轴防抖时代
对于机身防抖来说,优缺点都十分突出,而且很多特点具有不可替代性,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1、水平旋转的防抖效果。镜片是无法进行旋转的,而传感器是可以的。这种方式对于更慢的快门速度下,显得更加有意义。
2、视频效果。对于视频防抖来说,机身防抖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要快于单纯光学防抖,更加适合动态影像记录,这也是光学防抖的薄弱之处。
3、体积大且矫正幅度小。由于机身防抖从根本上要驱动传感器的运动,因此防抖组件通常会更大,也会更耗电。而且,传感器的位移幅度和倾斜幅度收到了相机结构的强烈限制,因此对于长焦镜头的防抖效果并不好。
看过了机身防抖,下面我们来聊一些更加关键的问题,我们一直再说“几轴”,究竟这个几轴是什么概念,而不同轴向又有什么样的实际意义。
从前两页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光学防抖还是机身防抖,都会提及“几轴”。而且目前防抖技术已从相机领域融入手机领域,手机上已经加入了光学防抖(普遍为两轴),最近的小米5则是宣称具有4轴光学防抖。那么什么是“轴向”,不同轴向的作用又是什么,我们下面来揭晓。
通常,我们把防抖组件的某一个补偿向量叫做防抖的一轴。简单来说,一般性的光学防抖可以实现镜片的“上下”和“左右”两个补偿方向的位移,所以可以理解为具有两轴防抖效果。新一代的光学防抖技术,镜头防抖组件不仅可以上下位移,还可以“前后倾斜”或者“左右倾斜”,也就是具有四轴效果。而与镜头不同,传感器通常具有三轴,也就是“上下”和“左右”位移,以及水平方向旋转,一共是三个轴向。
机身防抖的五个轴有特定的名称,适用于所有的品牌,其中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为Z坐标轴
我们很好理解不同轴向的分类,那么不同轴向都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里笔者为大家简单介绍下。
1、倾斜:通常倾斜又镜片完成,用来校正相机摆动造成的模糊。镜片倾斜的作用主要针对长焦镜头。
2、位移:不管是光学镜片位移、还是传感器位移,都是用来校正相机上下左右移动带来的模糊。位移主要用来改善近距离拍摄时的模糊。(大部分的模糊原因)
3、旋转:特指机身防抖下传感器的水平旋转。在长时间曝光下,相机的横向转动会带来更大的影响,因此旋转可以消除更长快门下的抖动。(常被称作夜静下的防抖)
所以,大家到这里可以明白,光学防抖并不会被机身防抖所代替,因为在长焦下,机身防抖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小,因此光学防抖在长焦上的应用,是具有极高价值和实用性的,并不能被替代。而光学防抖不能做到的是旋转,这一点传感器防抖更有优势。
由于机身防抖对于长焦的效果轻微,像奥林巴斯执着了这么多年,在300mm f/4上也加入光学防抖了
但是,对于机身防抖来说,最大的两个局限一个是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体积和能耗,本来就不大的机身空间中要再放入任何部件都是艰难的。而另一方面,相机的内部尺寸注定了传感器不能像镜片那样大幅度的摆动,因此镜头焦距越长,机身防抖的效果其实就越差,这也就是为什么长焦镜头上仍然主要依靠光学防抖。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机身防抖和光学防抖是脱不开关系的,那么为什么如今机身防抖技术这么吃香呢?原因很简单,机身防抖其实是“可以改装的”,也就是我们可以在机身防抖的基础上,做很多其他的事情。目前来看,最常见的就是“抖动合成”。
如今抖动合成已经从M43到APS-C再到全画幅,直到哈苏中画幅,都有实际的应用,而且效果出色
通过传感器的上下左右位移,我们可以实现传感器的抖动合成,也就是用像素更低的照片自动合成一张与现有镜头相同视角的“高像素照片”。这一技术最早商业化应用于飞思中画幅,而后面则是奥林巴斯对这一技术进行了推广,最新的PEN-F可以通过2000机身像素,合成高达8000万像素的RAW文件,并进行输出。相信如果未来这一技术可以解决稳定性瓶颈,例如可以结合连拍实现拍摄的瞬间化(现在需要三脚架稳定),这一技术一定会大放异彩。
与奥林巴斯不同,宾得的抖动合成,合成的是相同尺寸的照片,这一张照片等于拥有了原来4张照片的光学信息,因此在画质解析力和色彩信息上都比普通拍摄的照片有巨大提升。这种方式类似于超采样,我们知道拜耳传感器中,一个像素点由四个单独色彩的像素组成,所以我们每个像素等于是4个像素点信息合成为一个。而宾得的抖动,可以让每个像素点上的四个独立色彩像素单独成像一次,这样等于得到了4倍像素大小的照片超采样而来的照片。
最后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清楚了机身多轴防抖的原理和应用。机身防抖虽然并不是新技术,但是受制于体积限制和耗电量问题,在近几年才在相机上大范围应用,但与光学防抖不同,机身防抖具有极大的扩展潜力,可以实现“一箭双雕”的功能,所以是拓展相机潜力的好技术。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如今热门的另一个产品:稳定器。究竟相机防抖与稳定器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二者又有怎样的区别呢?
对于防抖,我们已经介绍了很多了,下面的问题是关于稳定器。稳定器,顾名思义是提供更加稳定的画面,相比于三脚架,稳定器是用于运动的场景,由于成本较高,在近些年才广泛出现于民用市场。
简单来说,防抖可以让单帧画面(照片或视频更清晰),而稳定器则像三脚架,可以让画面更稳定
防抖的机制,是通过改变光轴,从而使得图像在传感器上得到稳定,而改变光轴的方式是通过侦测当前时刻的位移变化,从而得出瞬时的改变,因此这种方式更为适合静态影像,而并不能改变画面随相机运动带来的起伏。
稳定器的原理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物理的重力平衡(例如斯坦尼康),从而减少相机的震动。如今更流行的则是电子稳定器,是借助于陀螺仪来侦测运动。这种侦测是基于“惯性的”,也就是我们会判定被稳定物体下一秒的运动方式,从而提前做出改变,这种方式相比于光学防抖或者机身防抖,不仅可以稳定每一帧画面,更能让视频画面保持平稳。
之前例如斯坦尼康等,主要还是物理原理,但是新一代的稳定器都再向着电子云台转变
从这里可以看出,防抖技术和稳定器是两个不同的技术层面,是互相弥补无法替代的。对于稳定器来说,抛开斯坦尼康这一类物理稳定器不谈,稳定器的关键在于“惯性预测”,而防抖技术不论是光学防抖还是机身防抖关键在于“实时补偿”。
大疆的手持云台可以说是稳定器小型化的代表,代表了未来稳定器或者叫电子云台的发展方向之一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防抖技术的发展与稳定器始终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对于防抖技术来说,目前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依然是停留在光学防抖上,但是未来机身防抖的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广泛。而稳定器的成本正逐渐下降,在民用市场上,特别是超小型稳定器,在现实生活中意义越来越大。不管是哪一种技术,最终的目的都是让拍摄者得到更稳定的图像。
总而言之,防抖和稳定器并不是一类技术,却有着看似相同的结果。在未来,防抖仍然是相机发展的主流,但是稳定器可以看作是三脚架的升级产品,将会发挥更大的用途,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
为感谢在过去一年各位会员及会友对我们的信任、支持和帮助。中国深圳旅游摄影俱乐部美行摄影“筑梦想·2016造未来”大型摄影沙龙活动将于2016年4月16-17日在国家AAAA级景区美丽的广东海丰莲花山温泉度假村举行,这是一场摄影好友尽享当地豪华顶级温泉度假酒店!晚会现场抽大奖和名贵礼品、摆拍舞狮、美女模特、拍摄莲花山脉第一峰仙山观瀑、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风光、鸡鸣寺、海丰桃花源等等。温泉美食等你来!由于当地接待能力有限,报名有限请从速!
【2】电话报名:娜娜;0755-82233606阿平、小丽、小红、小黄、小欧
【3】现场报名: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新园路3号职工国旅大楼208室中国深圳旅游摄影俱乐部美行摄影办公室
報名截止時間:2015年04月10日,由於接待條件有限(限180人),先到先得,滿額截止
主办单位:美行国际摄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海丰莲花山温泉度假村、中国深圳旅游摄影俱乐部、中国深圳摄影艺术创作网(
于指定时间地点集合出发,乘车(车程约2小时左右)前往海丰桃花源拍摄。春天的桃花源,百花齐放,美的是可以醉人。
在鲘门用午餐后乘车前往海丰莲花山温泉度假村拍摄(拍摄内容:舞狮、美女模特、仙山瀑布、大峡谷等)。
后盛装进入晚宴会场参加中国深圳旅游摄影俱乐部美行摄影年会颁奖典礼、超级盛宴;
第二天(04月17日,星期日)可以自由选择早起,于指定时间前往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或鸡鸣寺拍摄;酒店早餐后拍摄(拍摄内容:温泉、美女模特、莲花山风光、莲花山寺庙等)后收拾行李退房,午餐后乘车返回深圳,结束愉快的摄影创作之旅。
2、作品的要求:8X10至8X12吋照片(彩色黑白均可),须作者原创,每人不超过10幅;
5、交稿方式:照片请快递到:深圳市罗湖区新园路3号职旅大楼二楼208室,王晓娜娜收,请注明活动参赛作品,所有照片必须标写标题、姓名、电话、Emial、联系地址,以便主办方联络)
【2】电线娜娜;苏维平、小丽、小红、小黄、小欧【3】现场报名: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新园路3号职工国旅大楼208室
【2】由于名额有限,留位后以收到团款为确认报名;留位后请支付团费全款或50%定金;
—27日盐洲岛日落、白鹭、礁石、红海湾、风车岛、美女模特两天摄影创作团(爆满)
·造未来”之中国深圳旅游摄影俱乐部美行摄影成立十八周年庆典活动摄影大赛暨2015夏季东莞大型摄影活动“腾龙杯”摄影大赛颁奖晚会(火热报名中)(9)2016年4月23
(12)2016年5月14—16日山水甲天下—桂林龙脊梯田、漓江渔火、相公山三天高铁摄影创作团(佛诞假期)
(13)2016年19—22日“最美滩涂”—福建霞浦四天双高铁摄影创作团
娜娜;0755-82233606沈稀、阿平、小红、小黄、小欧【3】现场报名: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新园路3号职工国旅大楼208室中